1.1 智能驾驶简介 智能驾驶是指汽车通过搭载先行的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通讯模块等设备实现协助驾驶员对车辆的操控,甚至完全代替驾驶员实现无人驾驶的功能。 高等级的智能驾驶是智能交通体系的一部分,通过 V2X(车联网)技术汽车能够与道路信息、交通信号、其他车辆等周围环境联接为一体,形成“人、车、路”高效运行的交通体系。而在智能汽车内部,各种类型的传感器代替了人的眼睛与耳朵,感知着汽车周围情况;强大算力的控制器代替了人的大脑,决策着车辆行驶路线;响应灵敏的执行器代替了人的手脚,执行着智能大脑的命令。被“代替”的驾驶员则通过全新的人机交互环境,享受着智能的体验与服务。这是智能驾驶的愿景,也是定义各个子功能的发展目标。  
1.2智能驾驶演化路径 ▼智能驾驶分级 当前行业普遍遵循 SAE 协会定义的智能驾驶等级,其中 L2 级以下的智能驾驶通常被成为 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其最大的特点是系统只是在特定场景下給驾驶员提供协助,车辆行驶决策权在驾驶员,对应驾驶员需要承担所有的责任与后果。而在 L4 及以上的智能驾驶因为是汽车主导着驾驶行为,责任主体为汽车生产或者汽车服务商。对于 L3 级别的智能驾驶,因为其只能在特定条件下代替人,并且在系统失效的时候需要人及时接管车辆,在实际应用中的可操作性及责任界定问题在行业内外存在较大争议。从技术角度,L3 级别智能驾驶是技术发展的必经阶段,但从法律及产品应用角度,其存在着较大的风险。 在我国,智能驾驶常以智能网联汽车作为官方的名称,特别突出了车联网功能。以我国更加完备的通讯基础设施形成车路协同效应,对比欧美的单车智能化。在工信部的《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17 年)》中其对智能化等级的划分也与 SAE 定义一致。 ▼智能驾驶技术路径选择 在智能驾驶的演化路径上,Waymo、百度等高科技公司直接针对 L4 级别的智能驾驶进行研发,L4 级别的智能驾驶也常被称为无人驾驶或者全自动驾驶。谷歌Waymo 从 2009 年就开了相关研究,其利用在 AI 算法领域的优势通过样车收集数据不断迭代自动驾驶功能。目前,Waymo 在该领域投入最大、积累数据最多、应用最全面。从技术角度分析,针对 L4 级别的智能驾驶虽然已经有了很多进步,但是其还只是处于试验研究阶段。面对情况复杂的开放道路,技术成熟度还未达到全面商业化运营的要求。2019 年,著名咨询公司 Gartner 在其报告中认为 L4 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全面成熟还需要 10 年以上。     主流的汽车企业还是遵循着从 ADAS 级别功能导入为基础逐步向 L3 甚至 L4 级别的智能驾驶方向演进,其结合先进的传感器、计算平台等硬件不断迭代算法,完善自动驾驶功能,并扩展智能驾驶应用的场景。总体来看,当前 L2 智能驾驶已经较为成熟,正在向 L3 阶段发展。虽然部分汽车企业,如特斯拉、奥迪、小鹏等已经宣传开发出具备 L3 技术能力的智能驾驶汽车,但因为 ODD(Operational Design Domain:设计运行区域)在法律及标准上还没有明确,其还更多以 L2+或 L2.5 作为产品来定义。 在 2020 年 2 月,由发改委等 11 部委发布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中明确提出:“到 2025 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形成。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实现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用。智能交通系统和智慧城市相关设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车用无线通信网络(LTE-V2X 等)实现区域覆盖,新一代车用无线通信网络(5G-V2X)在部分城市、高速公路逐步开展应用,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 在商用车领域, L1/L2 级别的智能驾驶有望在法规、市场、技术的驱动下快速渗透。针对 L3/L4 级别的智能驾驶,更有可能在特定场景下实现商业应用,例如高速公路的长途干线物流,低速运行的封闭园区环境。特定场景,有可能降低技术开发的难度,同时对应的商业价值更加明确,有利于实现技术迭代与大规模商业化落地。 
1.3智能驾驶的价值 ▼ 智能驾驶功能的价值 安全始终是汽车出行的第一要务,早期的智能驾驶功能主要是集中在帮助驾驶员减少交通事故的辅助驾驶功能。其中典型的功能为 AEB(Autonomous EmergencyBraking,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 系统通过摄像头或雷达检测和识别前方车辆,在有碰撞可能的情况下先用声音和警示灯提醒驾驶者进行制动操作回避碰撞。根据Euro NCAP 研究结果显示:AEB 技术能在现实世界中减少 38%的追尾碰撞,且无论是在城市道路(限速 60km/h)或郊区道路行驶的情况下,效果并无显著差别。早在2012 年,欧盟就出台规定要求 2014 年出产的新车必须配备 AEB 系统。2014 年初,Euro NCAP 正式将 AEB 纳入评分体系,没有配备 AEB 系统的车型将很难获得 5 星级评价。 在中国,过去 10 多年汽车快速普及并常年保持着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的规模。巨大的汽车保有量,给社会带来了多方面挑战。根据中国汽车研究院《中国自动驾驶安全读本》中的介绍了当前我国交通领域的诸多问题,包括:人为原因导致的交通事故率占比 90%;因为交通拥堵北京人平均经济成本在 4013.31 元/年;我国物流费用在 GDP 中的比重达到 14.6%,远超欧美国家,效率低下等。智能驾驶功能可以成为解决这些痛点的方案,其价值体现为:1) 提升安全性:智能驾驶功能帮助减少交通事故率。 2) 推动节能减排:协同式交通系统可以提高燃油经济性及交通效率。 3) 提高舒适性:减轻驾驶负担,解放人的时间。 ▼智能驾驶的产业价值 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着一百多年来最为剧烈的产业变革。突出特点就是行业的“新四化”趋势(电气化, 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这是一场全方位的产业变革。其将使汽车由传统的机械产品转变为移动出行服务的智能终端。 在这一变革中,智能驾驶将显著提升汽车电子、软件算法等在汽车开发中的比重,最先进的计算机、通讯、算法等技术成果将被用于智能驾驶的开发。传统汽车行业的生产组织要素:知识技能,组织模式等都将被全面改变。高等级的智能驾驶将使汽车公司从传统制造业公司转变为高科技公司,创造众多的转型与新增机会。智能驾驶功能的不断演进也是对汽车产业逐步重构的过程。  
|